您现在阅读的是
旧钢笔文学www.jiugangbi.com提供的《大明一家人》110-120(第9/14页)
的人心浮动。
可你看现在,二皇子也不知所踪。
那按照礼法,谁应该继承皇位?
兴王朱厚熜。
朱厚熜年纪也小,又十分聪明,也许没有太子精明外露,但绝对胸有乾坤。
按说,皇位轮不到他头上。
因此,如果有人能够把他捧上皇位,那他是不是要感恩戴德?
这可是真正的从龙之功。
富贵险中求,为此就算是冒一些风险,也是值得的。
而且,兴王一上位,便有平定宁王之乱这个现成的功绩在面前,可谓是水到渠来。
自然,这一切的根本就是要让太子消失。
可太子作为储君,在京城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眼线。
陛下一定也有安排。
现在就看谁手段更厉害了。
李东阳知道,京城怕是要乱了。
*
从南京偷偷溜回北京,这事多少年前,张宛就带着赵小照干过。
那时,小照自己还懵懂无知呢,基本上都已经忘得
差不多了。
不过这次,是赵小照自己干了。
他想过,自己一个人是不是太过于危险了。他身边的人还是值得信赖的。
毕竟要是连几个侍卫都选不明白,他这太子也就别干了。
他心里清楚,在南直隶、想要他命的人不在少数。
也许在京城,还更多。
大家都虎视眈眈,想着吃他的肉。
“哼。”赵小照冷笑,“你们想我死?做梦。”
你们都死光了,我也不会死!
他倒要看看,在京城,到底是什么人和他作对。
三大营几万人,京营边军互换,许多将领他都认识。
他就不信,他回京振臂一呼,还有人敢不从?!
第117章 宁王造反 四 王阳明:巧了么,他俩都……
小核桃、朱小炜, 外加一个王阳明,他们三个确实脱离了大部队,提前回到了广州。
小炜深吸了一口气, 张开双臂拥抱,终于又呼吸到了大明的空气了。
“我要吃烧鸭、烧鹅、叉烧, 红豆沙、绿豆沙、皮蛋瘦肉粥……”
在船上啊,真是没什么好吃的, 不是啃大饼, 就是吃烤鱼。
他现在看见鱼就要吐,别管它是什么鱼。
他就想吃两条腿儿的、四条腿儿的,没腿儿不行。
至于这各地的异域的美食啊……
哎, 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儿吧。
只能说是各地风俗, 咱也不多说什么, 反正谁吃谁知道。
朱小炜还说:“咱们到时候在这边开中餐厅吧, 一定包赚,你看看他们都吃的些什么……啧啧………”
小核桃翻了个白眼:“这都是你第十七个包赚的法子了,我怕你忙不过来。”
“姐姐你帮我啊。”
“蝇头小利, 我才不在乎呢。”
到了广州, 又见老弟一门心思要吃吃吃。
小核桃说:“你不急着回北京见爸爸妈妈了,回南京见哥哥?”
好个没良心的小东西。
“哎呀,也不差这一两天吧。”
朱小炜拍了拍自己身上的包袱:“我先得看看, 我带的这些东西到底能值多少钱?”
小核桃:……又是钱……
“你怎么还走私呢?”
“这怎么能叫走私。”
“这难道不是走私?”
但凡没有在市舶司交过税的,那都是走私。
如果你自己用的,勉强还可以放你一马。
你这都要买卖了,那就更加是罪上加罪了,应该立刻把你关起来才是。
“不用这么上纲上线吧,我们这一路, 我没有辛劳也有苦劳呀。”
——自家生意嘛,不用这么较真。
“两位殿下。”王阳明说,“宫中有消息给我,我先走一步了。”
“告辞。”
王守仁收拾东西,也觉得奇怪。
怎么他人还没有回来,任命就已经到了广州?
陛下还真是能掐会算。
既然已经到了广州,那是不是说明,他的新职位,就算不在广州、也是在南方。
所以,都犯不着往北京跑这么一趟。
可难道,陛下就不想听听他这一路的所见所闻?
毕竟这一趟,两年多的时间也着实让他开了眼界。
他从前也觉得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,但想的也不过是走遍大明的天下。
没想到,这世界竟然如此之大。
除了大明之外还有许多地方,已经不是脚步能够丈量的了。
当然了,大多是荒芜之地,未经教化。
不过在遥远的欧洲,虽然他们的一些风俗习惯有些……但不可否认、也确实有可取之处。
有很多,在大明被一直忽视的东西,或者说一直以来都被他们所忽视的东西,对方却更加用心。
而且,更让人觉得如芒在背的,是他们的进取之心。
“这几十年,大明在海禁,他们却在开拓。”
只怕这些洋人目标远大,早就盯上了这世界的其他地方。
他们的眼中,全是贪婪和觊觎,再没别的了。
要说以前,毕竟相隔这么远。
如果没有那本《马可波罗游记》,他们根本不知道东方在哪里、是个什么样的世界、有些什么。
纵然知道,也就仅仅是知道而已,反正也到不了。
他们也根本不知道,在西洋竟然还有那么多的小国家。
就他们的国王和女王,几只手都数不过来。
若在从前,大家也是相安无事。
远交近攻,都嫌他们太远。
可那许许多多、远胜从前扬帆的大船,确实拉进了双方的距离,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。
这一路上,王阳明心中一直在想。
“为什么陛下会让我和张璁参加这趟行程?”
他们不过是新科的进士,也着实没有什么资历。
若非要说才干……才干这种东西,说你有你才有,说你没有你就没有。
所以,为什么会选中他们?
难道,正是因为他们年轻?
陛下觉得,这西洋人就算眼前这十年二十年还能够井水不犯河水。
大家平安无事,至少是表面上的平安。
但等到二三十年后,那就不好说了。
而那时候,他们也已经长成了,不定就成了朝廷的中流砥柱。
陛下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啊。
至于陛下为什么要让二皇子和小公主也参加,也是因为他们也是大明的未来。
当然太子最应该来。
不过他身份贵重跑不开,让弟弟妹妹先替他看一看也好。
这一路,他和二皇子公主也算是忘年交了。
蔚王殿下,虽然年纪小,但似乎是赚钱的一把好手。
按说一个藩王,如果太爱钱,实在不是好事,于国于民都是不利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旧钢笔文学】 jiugangbi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