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旧钢笔文学www.jiugangbi.com提供的《大明一家人》70-80(第8/16页)
苏州考生唐寅的贿赂。
“听说了没?”
“真的假的?!”
“你见过他们?”
“哎呦哎,就那唐伯虎,就那徐经,挥金如土,这几个月谁不认识啊。”
“他们胆子也太大了,敢贿赂考官?”
“徐经还有的一说,唐寅不至于吧。”
“是啊,他可是南直隶的解元,闭着眼睛写也能高中的。”
科举取士,国之根本。
但是此事一出,如同放了一个大炸弹。
皇帝谕旨、先延期发榜,再让礼部自查。
自查自查,肯定查不出什么东西来。
不光查不出东西,还把原有的东西给凭空查没了。
然后,华昶、徐经、唐寅一干人等,倶由锦衣卫执送镇抚司质询。
“程敏政出题一向刁钻,这次题目出来,大家都说答不出来,叫白卷的不在少数。”
“是啊,多少人都收拾东西走了,放榜都不等了。”
“可唐寅和徐经,那时可是信誓旦旦,说必成的,这能不是事先就知道题目了?”
“没想到啊没想到,程大人竟然是这种人。”
到了四月,又有工科给事中林廷玉,弹劾程敏政阅卷取人有诸多可疑之处。
另有给事中、监察御史多人附议。
于是,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程敏政下狱。
而狱中的徐经,一开始对于所有指控自然是不认,大骂华昶挟私诬指程敏政,这是赤裸裸的报复。
不过,锦衣卫是什么人,北镇抚司的诏狱又是什么地方。
很快,徐经翻供,说程敏政确实曾收过他的金子。
结果几日之后,又是反水,说自己之前那是被屈打成招,根本没有行贿。
且不说这几人口供能否对上。
就是徐经一人,就已经能出一半书了。
至此,案件乱成一团,闹得满城风雨。
不管是高门官宦、还是市井人家,茶余饭后、都在聊这事儿。
但双方也都没有实证指认对方,到了这里、已无头绪可理。
六月,朱佑估计也是烦够了,决定亲手下场和稀泥。
——华昶,谪南京太仆寺主簿。
——程敏政,令其致仕,原因是“临财苟得,不避嫌疑,有玷文衡,遍招物议”。
——徐经、唐寅,士籍除名、再不许科考。
官场中人跌宕起伏的从来不在少数。
不过程敏政、徐经、唐寅三人都没有东山再起。
程敏政出狱后四日,就因痈毒发作死了。
唐寅仕途无望,自此放浪形骸,寄情书画。还碰上了宁王叛乱,又是惊心动魄了一把。
徐经数年后亦抑郁而终,不过三十五岁。
而且,他受了打击,回家之后把四书五经都烧了,勒令子孙再也不许参加科举。
反正他家有的是钱,皇帝只是革去了他的功名,又没有抄他的家,生活无忧。
而一百多年后,他有个曾孙、叫徐霞客。
关于这桩弘治春闱案,到底是怎么回事,历史上一向是众说纷纭。
就像很多人议论的,以唐伯虎的才学,他着实用不着去贿赂主考官。
至于程敏政有没有收他们的钱?那肯定是收了。
这倒未必是卖题,毕竟在当时也算是潜规则了。
各地举子在京拜访官员,或多或少都要意思一下。
嗯,也不能直接给钱,太不风雅。
一般他们会向官员求字,然后顺理成章给一笔润笔费。
不过,此事重点还在于,程敏政这家伙吧真的是自己“作死”。
他出题十分刁钻,许多饱学之士也答不出来。
如果说题目简单,唐伯虎徐经答出来了,也不能证明什么。
但如此刁钻古怪的题目,却只有唐徐二人答的完美,他们又事先与程敏政有些不清不楚、不明不白的……
什么叫瓜田李下。
你们自己不知道避讳、招摇过市,这也由不得人家不怀疑你们。
“既然咱们如今未卜先知,那就好好找人查查清楚,到底是怎么回事。”
所以,他们早早的就让人盯上了程唐徐。
当然,也盯住了华昶。
在大明,科道官员那真算是“狗”。
前头到处咬人的是他们,但后头一定有人坐山观狗吠。
“我倒要看看,究竟是谁致使的华昶?!”
第76章 春闱 四 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……
赵小照九岁了, 若是再不正经上学、那就是九漏鱼文盲了。
所以宫里开了两个班,一个是大班,小照他们四个。
一个是小班, 核桃他们三个。
朱厚熜现在也常住在宫里的。
倒不是张宛和赵鸣存心要抢人家的儿子。
主要是兴王和王妃也是乐见其成。
朱佑长期是太子,兴王常年是备胎, 学业还可以,可下头那些宗室子弟就不成了。
朝廷下令, 各王府皆需建立宗学, 用来教导那帮不学无术的宗室子弟。
宗生们要学习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、《史鉴》、《性理》、《皇明祖训》。
考试合格后,才可以向朝廷请给封名,取得一个爵位。
虽然考试很简单, 但起码还给他们设置了一条门槛不是。
今天考你1+2=?
明天就考你微积分。
之前赵鸣有提过, 既然已经对宗室子弟降爵了, 那早晚就会有人降为平民。
都降为平民了, 还不让人家参加科举么?是不是太过了。
礼部的人断然拒绝,说不合祖制。
且科举多么多么“严谨”,多么多么“高端”。
他们这些读书人, 高风亮节、为国为民, 才是国家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。
赵鸣:……可记好了你们自己说的话啊……
春闱之年,各地举子齐聚京城。
饭店、酒肆、客栈等等都生意火爆,涨价不少。
毕竟, 这也是三年才能做一次的生意啊。
同样,好些赌坊下注——究竟谁能高中状元?
又有按照地域的,下注两京一十三省,哪个地方的举子能中状元。
赔率南直隶遥遥领先,浙江、江西紧随其后。
其实若论总人数,肯定是无出其右。
但谁能拔得头筹, 却还真不好说。
“广东。”张宛说,“我要压广东。”
旁边的人纷纷侧目:来了个人傻钱多的。
除此之外,另有一件营生也热火。
便是在《弘治杂报》上连载的《金瓶梅》。
如今,已经连载到了第47回 ——
——苗青贪财害主,西门枉法受赃
张宛和赵鸣原以为大明是没有报纸的,没想到却是自己孤陋寡闻了。
中国最早的报纸是“邸报”,专门用于传知朝政文书和政治情报。
最初是内部传抄,后张贴于宫门,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旧钢笔文学】 jiugangbi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