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旧钢笔文学www.jiugangbi.com提供的《大明一家人》70-80(第13/16页)
“程大人,您为所欲为、欺瞒圣上,在举子中暗中笼络,施以恩惠。”
他伸手指天,“进士都是天子门生,而不是你程敏政一人的学生!”
这番话倒是掷地有声,不过下一句就更厉害了。
“程大人,我们都知道大学士李贤是您岳父,衍圣公与您有亲,可再怎么、这也是大明的天下。”
嗯,这闹了许久,终于有了些新花样了。
程敏政大怒:“你这厮胡乱攀扯,可恶至极!”
说着又要开打。
“妈妈。”赵小照小声问,“衍圣公是谁?”
张宛说:“你好歹也读了几年正经书了,都不知道孔子么?”
“孔子,孔子我知道啊。”
“衍圣公便是孔子的后裔。”
赵小照长大了嘴:“孔子的后人,能活到现在呢?”
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,中国大一统王朝也难过三百年大关。
所以,这王侯将相,至少三百年他得换一拨了。
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,改朝换代之时,皇族多被屠戮殆尽。
南宋灭亡时,蒙古铁蹄南下,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跳海,号称崖山之后无中国。
明朝灭亡时,崇祯上吊自杀。
可有这么一个家族,无论腥风血雨,偏偏能够一直安然无恙、
不管朝代如何变迁,他世袭九百年、永远处于荣耀巅峰。
他就是衍圣公。
第79章 衍圣公 二 你打报告,我批条子
程敏政突然指向一旁的一个高官, 大声喝道:“傅瀚,是不是你干的!”
这傅瀚是礼部右侍郎,他和程敏政是礼部的两大副部长。
而他们的顶头上司、礼部尚书徐琼, 人已经七十多了,身子不好, 一直申请退休未果。
结果去年的一日,徐琼突然昏倒在朝堂上、光荣地倒在了工作岗位上, 遂卧病于家中。
皇上也遣医前往, 虽尚未批准他的辞呈,但也是早晚的事了。
所以,现在的礼部尚书不在, 都是咱们程侍郎主持常务工作。
而若不出意外, 等徐大人去职, 自然是程大人高升了。
只是计划比不上变化快。
如今闹出这么一出, 一闹个把月,整个京城都在吃瓜。
老程这更进一步,是想也别想了。
前途、名声, 都无了。
难怪他今日如此气急败坏。
傅瀚莫名其妙:“程大人、公堂之上, 你可不要胡言乱语。”
“你这小人,你敢说,不是你指使的华昶!”
“自然不是我。”傅瀚信誓旦旦, “我和华昶从未有过交集。更何况,程大人、你我共事多年,难道相信我是这种人?”
这吵吵扰扰,天都快黑了。
赵小照大声说:“我都看不清了,开灯。”
说完,宫人一拉闸, 顿时殿内唰的一声亮起了一盏大灯,亮若白昼。
“这这这……这……”
他们早就听说,宫中时常有一些“神秘”的亮光,难道就是这?
赵小照问:“李先生,您觉得此事该如何定夺?”
李东阳心中苦笑,这都一团乱麻了,哪里还能定夺。
“一切皆听圣意。”
好家伙,现在知道踢皮球了。
你们自己狗咬狗,咬的不可开交。
现在让我给你们擦屁股?啊呸!
——难怪我老爸都病了,哼、就是被你们气病的。
小照嘀咕,李先生,我看你也不干净吧。
虽然李东阳表面上中立,且一直往平息事端的方向上使劲儿。
让他去复查,他却把唐徐二人名字直接拿掉,可见动机不纯。
此时,张宛发话了。
“李先生,内阁有票拟权。”
内阁的作用,就是提出解决方案和处理意见的。
你想不提,那也不行。
“此事不宜再拖,李先生票拟,太子批红。”
你打报告,我批条子。
*
晚上,厨房做了六菜一汤。
现在孩子多,只有小照的时候,他们也就一荤一素两个菜了事。
这大明的食谱也是太荤了,每每都是大鱼大肉,热量太高。
这么多皇帝“英年早逝”,说不定也和这个饮食结构有关。
李东阳拟了处理意见,唐徐二人有行贿之嫌,自是削去功名,不得入仕。
这没什么话好说的。
别说他他俩好不清白,就算他们比青菜还青、萝卜还白,就冲着会试前后招摇过市、言称必中,就犯了大忌。
至于华昶、林廷玉,且先外贬。
至于贬去哪里,李东阳没有明说,这是看皇帝的意思了。
毕竟贬去南京也是贬,贬去云贵也是贬。
至于程敏政,本来就冲着他俩的关系,李东阳怎么也得保他。
可那日,华昶骂程的那一句“于衍圣公有亲”,当时就让咱们李大学士一个激灵。
——坏了!是冲我来的!
皇帝还病着,拒不见人,又是太子出面。
张宛温柔地说:“给两位先生赐座。”
又奉上茶水,然后对徐琼说:“徐大人,身子可好些了?”
徐琼胡子都白了,脸色看着也就那么回事。
“多谢皇后和太子殿下关怀,且还过得去。”
张宛说:“本宫备了一些牛黄丸,听说有些奇效,已经送去徐先生府上了。”
徐琼又谢了一番,看着倒是群臣其乐融融。
太子看着李东阳的上疏,瞅了半天,好几个字不认识。
他问了身边的太监,然后说:“李先生,日后你奏疏写的简单明白一些,别整着花里胡哨、佶屈聱牙的。”
张宛呵斥道:“明明是你不学无术,还不快向
李先生道歉。”
赵小照只好说:“我错了。”
李东阳哪敢受这认错,赶紧对皇后说:“殿下,此事过于……太子恐难以决断,还是请您……”
——太子懂个屁,皇后你赶紧拿个主意吧。
后宫干政,是大明的忌讳。
但现在李东阳就想皇后赶紧把这个政给干了。
——算我求您了,省的太子想起一出是一出,又闹出什么幺蛾子来。
相较于病病殃殃、不爱上朝的皇帝,大字不识几个、脾气还差的太子。
皇后,已经算是个正常人了。
张宛:全靠同行衬托。
这才不过一日功夫,舆论如潮,言官们纷纷上疏,外头的讨论也持续升温。
特别是出了一个秋香,顿时来了新的热点。
“听说那秋香姑娘原本出身名门,琴棋书画、无一不通,乃是大家闺秀。”
江南佳丽地、金陵帝王州。
帝王多是半壁江山,但佳丽确实实打实的江南美女、秀外慧中。
“只是家道中落,不得已才卖身入华府为婢。”
“她在无锡时,就听说隔壁唐伯虎的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旧钢笔文学】 jiugangbi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