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旧钢笔文学www.jiugangbi.com提供的《大明一家人》60-70(第14/14页)
年,皇帝派东厂的人来南直隶,接着核查黄册的名义,把诸多田亩重新测量。
他就知道圣上的意图了,不过是引而不发罢了。
东厂清查的图册,他自然看不到。
但他心里有数,南直隶素来富饶,不然也不会广出进士。
这十几年来,土地兼并、农民失地实是不可避免。
洪武四年,太祖皇帝颁布《农民田产永不入典》法令。
这道法令规定,农民土地不得典当给地主,违者严惩。
为了确保严格执行这一政策,各地也设有“农田所”,专门处理土地纠纷。
官员必须定期下乡巡查,防止土地兼并发生。
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政策终究沦为一纸空文。
还有一些客观原因,比如百姓若是真的需要救命钱,你能不让他们抵押或买卖土地?
这不是看着他们活生生饿死么。
田地一旦卖出,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,想再买回来,那就是难如登天了。
还有许多地主家族通过各种手段侵占土地。
一为“图侵”,就是利用官府登记不清的漏洞,将他人的土地登记在自己名下。
一为“诈认”,即利用农民交不起赋税的机会,以代缴赋税为由,强行占有其土地。
更有甚者,勾结衙门书吏,篡改土地契约。
总而言之,有产者、田越来越多。没田的、那就越来越没。
作为南京户部尚书,纵然秦紘看不到东厂清查图册,他也是心中有数的。
赵鸣问:“多少?”
“两成。”
“不止。”
秦紘一惊:“难道有三成?!”
“不止三成吧。”
看数据,是三成。
但数据都有三成,那肯定就不止三成。
徐俌忍不住说:“陛下,就算……也不至于……”
陛下看不惯不法之举,清查田亩之后,退给百姓、赔偿损失,这都可以。
可是陛下从六科监察院带过来一波初出茅庐的小子,直接在各地县衙搭“词讼所”,专门受理土地诉讼,闹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。
这才不过十多日,各地就受理了上千件土地纠纷。
这帮给事中御史,年纪既轻、自然热血,而且他们当中没有一个籍贯是南直隶的,可见陛下的意图了。
总之这些时日,南直隶各地那真叫一个乱套了。
纵然许多真的是被欺压的,可难免也有一些浑水摸鱼者。
大明也是有《大明律》的,这般直接绕过程序,十分破坏司法秩序。
更要命的是,大家心知肚明。
南直隶也没有藩王,这帮地主之所以敢如此无法无天、侵占良田,那自然是因为上头有人。
南直隶这样的科举卷王之地,上头有人的那可太多了。
苏州、松江等地,更是早就形成了无数由士绅、商人和地主组成的复杂利益网络。
赵鸣打出一张“发”。
“朕给你们总结一下,这叫做给皇权不下县,县下惟宗族,宗族皆自治,自治靠伦理,伦理造乡绅。”
汪直在外面开口了。
“松江府,一个姓钱的地主,利用与知府关系,侵占了周边数百亩良田。”
“苏州府,当地顾氏家族,不仅土地众多,还经营丝绸贸易。与本地官员关系密切,朝中也有人。”
“去年,东厂清查土地时,顾家立即组织了一次秘密会议,商讨对策。与会者也包括一些致仕官员。”
所谓退而致仕,古代官员,无论官大官小,都是要落叶归根的。
“松江府,商人一边经
营棉布贸易,同时大量投资土地。通过高利贷,让农民陷入债务陷阱,最终丧失土地。”
“松江府,王氏家族,在过去二十年间,通过各种手段侵占近千亩良田。当地农民多次上诉,但都被地方官员压下。”
官大一级压死人,谁能压地方官员、不言而喻啊。
秦纮,山东兖州人,景泰二年进士,初授就是南京御史。
成化十三年,因得罪庆成王朱钟镒而被诬抄家,仅抄得敝衣数件,素来以清廉著称。
弘治二年,总督两广军务,弹劾镇守两广总兵柳景贪暴不法。
柳景倚仗和周太后的姻亲关系,反劾秦纮,使其被捕。
不久后,秦纮被释放、罢官归乡,后面再次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。
七十多了,秦纮这一辈子也算是性格刚直,勇于任事,兢兢业业、忠心耿耿。
可许多事情早成气候,不是他一人之力所能改变的。
这些道理,徐俌也明白。
但他出身勋贵,食的不也是民脂民膏。
说白了,陛下也是,谁也不比谁清白。
原以为,陛下只要各地供奉给他的不少,许多事情不闹到台面上,得过且过吧。
大明两京一十三省,要说南直隶还算是消停的呢。
你看看北边,你再看看南边,是吧。
自土木堡之后,他们这些勋贵也不过如此了。
如今朝里朝外,甚至于领兵作战,还不都是文官的天下,他也看不过眼。
可是——
“陛下。”徐俌诚心实意地说,“你让这些给事中,但凡查实有官员涉案,一律就地免职,由他们接任?”
你查了一个知府,知府免职,你来干知府。
知府那可是正四品。
这帮给事中不过区区从七品。
这些时日眼睛都杀红了,根本看不上知县,各个都要把知府给端了。
毕竟,知县才正七品,跳个半级、进步的太慢。
可南直隶一共下辖不过应天府、凤阳府、淮安府、扬州府、苏州府、松江府等十四个府。
当然,应天府知府是正三品。
还有正六品的通判,从六品的推官,反正是不够他们分的呢。
陛下还生怕他们光是嘴炮、战斗力不够,让他们身边全带着东厂和锦衣卫的人。
飞鱼服、绣春刀,威风凛凛。
这些给事中,虽然平日里上疏骂人厉害,但这辈子估计还没有这么风光过。
“陛下,这是不是太过了……”
【旧钢笔文学】 jiugangbi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